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大米口感和外觀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大米加工業長期存在過度加工現象,“亮、白、精”的大米商品成為倍受市場青睞的消費主流。大米過度加工造成了稻米資源的巨大浪費,增加了電耗、水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還損失大量營養成分,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和國民健康造成一定威脅。《農業部關于加強糧食加工減損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我國每年因過度加工損失的糧食達到750萬t以上,成為影響國家糧食全和制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稻米等谷物的過度加工導致了膳食纖維與B族維生素的大量損失,并推薦增加對全谷物等低加工精度谷物食品的攝入。同時,稻谷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米糠和稻殼等副產物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尤其缺乏高值化深加工產品,造成了副產物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制約了大米加工行業的結構調整和整體效益提升。因此,五常優質大米的適度加工和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居民營養健康膳食,延長大米加工產業鏈、拓寬大米加工轉化增值空間,提高資源綜合效益的有效途徑。
五常優質大米適度加工大米品質提升技術。
大米是人們一日三餐的主食,顆粒狀的生大米可煮成干飯稀飯。有時還把大米和其它烹調原料混合做成家常便飯,如紅薯糜(地瓜粥。糜:飯。音麻)、薯干(曬干的薯片)糜、紅薯簽(紅薯絲)糜、芋(頭)糜、綠豆糜、麥粗(大麥片)糜、菜糜(較有名的是包菜糜、芥菜糜)、肉(豬肉)糜。除包菜糜是干飯外,其余的都是粥。這些粥飯使我們回憶起過去的歲月。糯米則可做成蟳糜(糯米、梭子蟹加配料煮成的干飯)、卷煎(豆腐皮包上加糖糯米干飯)、糯米煎(煎糯米飯團)、粽子和八寶飯(什錦飯)等。也可用作餡料。這些則是節日、祭祀或宴席食品。
五常優質大米熱處理、超聲、等離子體等處理技術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糙米或低加工精度大米的蒸煮性能和米飯的食用品質。溫度高于飽和點或沸點的蒸汽稱為過熱蒸汽,熱效性高、含氧量低,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廣泛應用。過熱蒸汽處理可有效鈍化糙米等谷物中的酶活性,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其食用品質,因此可用于生產輕碾米。吳建永設計了過熱蒸汽-熱空氣聯用設備,在不破壞輕碾米理化性質的同時,對其進行有效的鈍酶處理,制備的輕碾米產品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質和貯藏性能,其營養價值優于精白米。
研究發現,超聲處理能破壞糙米皮層原有結構,降低其蒸煮時間。此外,等離子體處理也能造成糙米表面結構的破壞,使水在浸泡過程中容易被米粒吸收,縮短蒸煮時間、減少蒸煮損失。這些處理方法通過不同方式破壞糙米表面的原有結構,促進水分吸收,改善其蒸煮性能,同時對米飯質構也有一定影響,有待于進一步研究以改善糙米和輕加工大米的蒸煮性能和米飯的食用品質。